2024年10月28日,一万道彩虹:“智创引擎”AIGC数字艺术产业创新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AI中心举办。
“智创引擎”— AIGC数字艺术产业创新研讨会”是围绕中国AIGC相关创新产业发展,以交流为契机、传播为手段、孵化为主旨而展开的系列活动策划,旨在将中国AIGC多元数字艺术文化内容,以内容交流、技术展示、交互艺术、沉浸体验等多种形式与更多上下游结构进行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的对话交流,提升杭州科技前沿产业的数字技术能力和艺术审美,切实感受“AIGC”的无限可能与数字创新。
{ 活动1}
一万道彩虹•AIGC数字艺术创作者研讨会
时间:2024.10.28上午
地点:杭州市余杭区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10号楼209室
会议主持:俞同舟,创新设计学院媒介交互研究所负责人
一万道彩虹: “智创引擎”AIGC数字艺术产业创新研讨会现场回顾
会议致辞
于朕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常务副主任,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策展人
今天,先与诸位社群的leader分享关于“智创引擎”AIGC数字艺术产业创新研讨会以及一系列相关活动的愿景与初衷。在过去五天里,我在四个城市参与了四场关于AIGC及数字技术的研讨会。其中包括在北京大学组织的一次后电影时代与AI相关的讨论,在上海玻璃博物馆举办的未来博物馆万象之门论坛,它以开放的态度拥抱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此外,我还出席了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与北大主办的首届中国光谷人工智能艺术大会,并进行了主旨发言。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活动中,尽管参与者热情高涨,但往往只有少数人能够完全理解所讨论的内容。这反映出一个现象:随着数字工具箱和类GPT大模型的快速迭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三个月前的技术信息可能已经无效时。因此,持续学习与适应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2016年,在一次国际黑客松活动中,我们探讨了远程手术等前沿技术的应用,那时许多人质疑实现的操作性。然而,仅仅八年之后,这类技术已经成为现实,并且开始解决重大的医学难题。这表明科技的进步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今年4月18日,在中国文联的指导下,中国美术家协会和我们共同主办了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此次活动不仅成功地汇聚了来自全国超过2300所院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优秀人才和作品,并对数字艺术的类别划分和评价标准进行了官方的界定。尤其是AIGC和生成艺术领域内存在的版权法律归属及评判标准问题,是我们正在努力探索的关键议题。
对于AIGC社群来说,其重要性在于它是整个生态发展的核心。为此,我们特别注重筛选参与者,并且今天的会议采取半闭门的形式,以确保讨论的质量和深度。同时,我也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在良渚见到这么多领域的新锐极客和先锋开发者及技术专家。
最后,我要提一项重要的倡议——“一万道彩虹计划”。这一计划由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主任陈岩教授发起,他作为北京奥运会及2002年冬季奥运会的美术总监,深信AIGC将带来深远的影响。本计划旨在通过跨学科的合作,推动数字艺术的发展。去年11月,一支先遣队已前往欧洲进行前期交流,并与米兰理工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标志着国际合作的开端。我们将邀请更多精选的合作伙伴加入,共同书写AIGC/生成艺术/人工智能艺术的历史新篇章。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让我们共同发动AIGC时代的巨量引擎。
于朕(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常务副主任,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策人 )
嘉宾发言
朱哲昊(Zho)
ComfyCommunitySummit
分享主题:CCS——开源与创造
大家不太熟悉的一个词也是社区(ComfyCommunitySummit)的打头的词叫Comfy,它本身是开源的图形界面,图形界面背后是各种各样的AI模型包括传统代码,大家可以随意地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组合,实现自动化和高效化。comfyUI的基础逻辑很简单,是从底层元素逐步到实现功能的一个过程,而我们平时做工作的过程正好相反,先有目标,根据目标拆解成不同的工作流,然后找相对应的功能组,最后再拆解成不同的模组和模块,这样的逻辑正是让ComfyuI开源的平台成熟的东西,天生和设计以及一些工作的完成有匹配度,更像一种数字化的流水线或者数字化的工厂。
截至今年,ComfyUI 生态中的节点数已经超过一万,参与的全球开发者已经超过700位。开发者毕竟是生态中的少数,如果将参与人数推演到全球的创作者或使用者群体,预计会翻100倍甚至更多。
然而,目前的生态相对松散,导致协同效应不强,创新力不足,很多人做着重复的工作,迭代也存在交叉和冲突。那么究竟如何让生态有更好地发展,我们认为需要建立一个结构化的体系,因此我们决定创建社区,并发起CCS社区峰会。今年6月,我们与北美团队合作,在深圳和洛杉矶举办了全球首场ComfyUI大会。
如今,由AI生成的作品能否成为艺术仍在争论中,就像当年新媒体艺术尚未被认可时一样。由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是产生新艺术可能性的关键。如果能创造出仅通过AI才能产生的作品,那么它才有可能推动AI真正进入艺术领域。
朱哲昊( ComfyCommunitySummit),《CCS——开源与创造》
康与缨
实验编程
分享主题:新虚拟社区的基布兹
实验编程是非常古老的社群,从豆瓣小组开始,群里所有AI爱好者组成了一个论坛。论坛名字叫HUDOIT,是非常强大的论坛,最强的一批开发者都在这个论坛里面。这个群随着AI迎来了大发展,所以形容成基布兹,就像以色列的一些社群,不做正常的工作,而是像农耕一样将其做成一个农场,反而有了一个非常高的声誉率。实验编程大部分人并不做非常有班味的事情,横向交流学术信息或者前沿信息,大家没有很硬性的目标,恰恰因为这个原因而活得很长久。在虚拟现实、AI起来的状况下,这个社群焕发出了一点新的活力。
康与缨 (实验编程),《 新虚拟社区的基布兹》
林菲
Mixlab
分享主题:跨学科项目的自然生长——技术、艺术哲学与诗酒
Mixlab有很多(AI)这方面的研究,我们也大力地推广ComfyUI的工作,之前培养了很多生态相关的,很多创作者在我们社群里面运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包括ComfyUI、midjourney,把这些工具和个人、公司、学生进行大融合。Mixlab覆盖全国10万+用户群体,也有建立一些社区知识库,有些社区知识库是免费共享的,有些是社区核心人员共享,里面有很多内容供大家学习运用。我们之前还进行过智能写作以及虚拟空间、各类设计挑战赛等开源项目、智能设计课程的探索。
Mixlab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跨学科,反对专业化,反对单一领域的局限性。我们把专业的概念抛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实现更高的目标,提出了反专业,信息时代的单一技能非常容易受到限制,互联网上这个现象非常显而易见,而如果有一个人结合了多方领域,在多个领域堆叠到前25%的水平,他就可以构建一个强大的组合技能,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林菲(Mixlab),《 跨学科项目的自然生长——技术、艺术哲学与诗酒》
骆骋
野神殿
分享主题:Prompt Battle,未来沟通中间态
我们发明了一个名词,叫Battle Universe,就是一个竞技类的宇宙,它有很多很多项目。什么是Battle Universe?一系列的生成式AI的竞技,以赛带练,以比赛的方式训练他们创作的技法和水平。我们现在有一系列的项目,Prompt Battle是以文生图为主的用提示词、图形去做一些图形的结果,GAIVB是做视频的,最新的还有音频的挑战。底下还有一些小的项目,双人赛、团队赛,蒙太奇赛,我们都会当成一个子项目来管理。
为什么要做Battle Universe?其实跟我们的开发紧密相关。我们对生成式内容有一个判断,我们认为未来的AI生成式内容会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创世,创造一种更全面的更技艺化的更周全的、更沉浸式的体验,而不只是画面或者视频;二是气功,用意识或者身体的一些操纵来改变物质世界,可能未来的创造也是和身体的感觉有关,用内化的方式就可以创作出一些艺术品,而不是用现在的肢体动作、语言、文本;三是心灵网络,人和人相互相知、心灵共眠的状态,听上去有点神棍,但是从大厂的研发方向趋势可以看到未来。
骆骋(野神殿),《Prompt Battle,未来沟通中间态》
马小艺
WaytoAGI
分享主题:通往AGI之路,AI创作者经济的养成
通往AGI之路,是国内比较大的开源知识库。这里每天都会更新最新的AI相关新闻以及最近的活动,对于AI视频、音乐、艺术等等都会有相关的内容创作和活动。我们的目标是想让每个人的学习过程少走弯路,因为AI而更强大。
我们不仅是一个知识库,有非常多的关于学习路径、共创开源内容的共建,社区成员来自于各行各业,大家对于AI有各种各样的用法。我们社区成员从5岁的小朋友到70岁的终身学习者,每次活动都会看到大家聚集到一起分享AI学习感想,每次活动都会充满各种感动。我们有音乐学社、关键词学社、AI视频学社等,每一个和AI相关的创作者都可以找到相同学习规划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马小艺( WaytoAGI),《通往AGI之路,AI创作者经济的养成》
颁发一万道彩虹领航员证书
{ 活动2}
智创引擎AIGC数字艺术产业与投资发展研讨会
时间:2024.10.28下午
地点:杭州市余杭区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10号楼209室
会议主持:俞同舟,创新设计学院媒介交互研究所负责人
宋东桓
故事接龙StoryStorm
分享主题:AI+IP的尝试
我们是去年8月份启动的基于AIGC技术驱动的内容创作平台。2023年国内大部分AI短片比赛都是我们这儿做的。我之前是做剧和电影的,我们这个行业前端是IP,后端是平台,从IP到平台全部是非标的工作,小说、漫画、视频、音乐、游戏,AIGC可以加速这个过程,所以去年开始做这个事情,前端和后端我们都比较熟悉,就是中间这个过程比较漫长。
我们有上千国内AIGC创作者,数千部AI短片,有全球范围的传播权。北影节AIGC短片前十名优秀获奖选手以及可灵、快手80%以上的获奖选手都是我们社区的。我们发现出现一个生态,做得好的人喜欢和做得好的人在一起。开始做得好的人会找进来,后来出现什么情况?只有在我们社群的人才会做得更好,因为他们交流更密切,想法和技术都不会弱。
宋东桓( 故事接龙StoryStorm),《AI+IP的尝试》
俞同舟
创新设计学院媒介交互研究所
分享主题:母源现实:当我们需要地球作为故乡的时刻
AI与空间计算这个领域很复杂,AI在空间计算领域里面不太显性。我们研究所建立之初是为了面向现实中各种各样的屏幕,从大尺度屏幕到头戴式显示器,开发链路涵盖了从硬件到系统再到工具包的多层次。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制作人、导演和开发者这三种类型的人才。
回看人类的历史,400年前还在宗教改革,300年前奴隶制尚未废除,200年前女性意识还未萌芽。而今天,人类对于自我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我塑造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关于科技的认知,希腊语言体系中有两个词,Chronos和Kairos,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一种是以今天的时刻去切分的时间,类似于社区里人们玩AIGC时的兴趣驱动,不会受到年龄或工作时间的限制。
随着AIGC和元宇宙的出现,人类不再局限于活在此时此刻。任何历史现场或未来时空都有可能被归纳到此时此刻被我们感知。这种转变带来了LBE(Location-Based Entertainment)时代的到来,虚拟现实技术虽然经历了起伏,但如今以新的形式重新定义了人类体验。
我们经历了大型机、台式机、互联网、分布式计算,到了今天已经达到普世计算的阶段。接下来,我们将越来越感受到与世界的交互边缘模糊化,没有主要的界面感知。
最后拿我很喜欢的话来作结语,一个法国的宇航员再也回不到地球的时候,但永远可以在全息甲板里面回到他的巴黎,“我将永远拥有我的巴黎”。
俞同舟( 创新设计学院媒介交互研究所),《母源现实:当我们需要地球作为故乡的时刻》
于朕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常务副主任,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策展人
分享主题:AIGC+元宇宙生态基金投资计划
中国美院AI中心是将艺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实践。对AI多场景应用进行研究实践,包括AI教育,空间计算,数字活体场景的开发应用。结合顶尖的企业家、VC、AI产业资源,连续开发先进视觉AI工具,我们还涉足3A元宇宙和独立游戏的开发,以及空间计算领域。同时,我们关注AIGC教育,旨在打造的集AI教育和AI创新创业为一体的政产学研平台。简要分享几个落地项目案例:
未来出行舱是一个落地于杭州湾的沉浸式交互体验空间方案,将物理与虛拟空间的复杂交互转化为混合现实场景。从世界观构建出发,通过多维度感知探索数字环境下的未来人类生活环境及生活状态发展方向。这是与新能源企业一起制作的关于2077年的未来出行的全套海陆空方案。通过“数字感知交互模型生成”、“多维度感知空间叙事”、“多元化的媒体互动逻辑”、”构建数字孪生世界”和”混合现实城市环境”等未来出行场景,重新制造人类感知边界。
自2022年10月起,我们开始开发3A级元宇宙项目,现已进行了两年。MAA I Meta Art Academy元宇宙艺术学院作为全球第一所元宇宙艺术学院,是一个超沉浸体验的混合现实界面。在“万物互联、众生孤独、教义渐老、世界日新”的元宇宙与混合现实的时代,建构“宇宙为学校、自然为吾师、众生皆同学”的艺术修行地。MAA拥有超沉浸的课程主题世界、超视听的展演交感剧场、超维度的混合现实入口三大特征,目标聚集艺术爱好者、设计追梦人、艺术巨匠、科技专家,链接全球顶级艺术资源,共建“一课一个异世界、一人一个元宇宙”的艺术修行之地。MAA基于虚幻5并在线上线下同时部署,目前1.0版本在steam以及maa.art官网上皆可下载,线下结合混合现实体验终端,其拥有多项先进技术解决方案,裸眼3d超精视觉,支持5.1声道,全视域延展的沉浸超大画幅,控制单元采用键盘/手柄/体感交互多项选择。后续将更新开放个人UGC+AI家园系统,让更多的人可以越过技术门槛分享自己的艺术主题世界。
最后让我们以艺术智性牵动人工智能,用艺术开启下一个超人工智能时代。
于朕(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常务副主任,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策展人),《AIGC+元宇宙生态基金投资计划》
参观“智创引擎”AIGC数字艺术及数字技术实验现场
参加嘉宾名单
AIGC各大社群
海 辛 (Demo inn Shanghai)
黄楚杰 (离谱村)
朱哲昊 (ComfyCommunitySummit)
康与缨 (实验编程)
陈星任 (麦乐园MAILAND)
程雨杭 (悠船)
宋东桓 (故事接龙StoryStorm)
林 菲 (Mixlab)
骆 骋 (野神殿)
AJ (WaytoAGI)
马小艺 (WaytoAGI)
中国美术学院
于 朕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常务副主任,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策展人
俞同舟 创新设计学院媒介交互研究所负责人
程 斌 创新设计学院媒介交互研究所数字展演工作室负责人
陈梦阳 创新设计学院计算艺术研究所教师
陈炜博 创新设计学院智能造物研究所教师
周致远 中国美术学院 D&A LAB 负责人/发起人
吕晓玥 中国美术学院 D&A LAB 负责人
“一万道彩虹” 由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发起,以鼓励行业创作者为核心目标的长期共创活动。该活动以AIGC为主线,通过多元化的形式,促进国内外AIGC创作者、学者和爱好者的深度互动与合作。
作为一个中长期推进的AIGC共创项目,“一万道彩虹”不仅仅是创作的舞台,更是一个汇集国内最活跃AIGC社群的平台。活动融合了学术、艺术、技术与创意,为AI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和深度交流机会。通过该项目,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希望推动AIGC领域的探索和发展,激发更多创作者运用AI工具进行创意表达,共同创造未来的艺术形式。
主办单位
杭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
承办单位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科艺融合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