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13日,晨羽智云(杭州)科技有限(以下简称“晨羽智云”)与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合作协议暨“算力平台”成立签约仪式,在中国美术美术学院AI中心举行,晨羽智云董事长李志、AI中心常务副主任于朕及双方代表人员出席。
用艺术智性去联通和牵动人工智能,研究两个AI-艺术智性(Artistic Intelligence)VS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深度融合,一直是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的重要目标。为加快两个AI的科研与教学催化进程,AI中心近日与晨羽智云达成合作协议。此次合作中,晨羽智云将依托其高性能算力资源优势支持中国美术学院 AI 中心共建算力支持平台,赋能 AI 中心乃至全校多学科在模型训练、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多模态研究、引擎开发等前沿领域的创新研究与应用实践。
本次合作是“AI Design” (使用AI设计) 向 “Design AI” (设计AI) 跃迁”的重要基建,也是中国美术学院构建国家级人工智能艺术创新平台过程中的关键节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演进,算力资源已成为驱动模型创新、保障实验效率、加速成果转化的核心技术支撑。晨羽智云此次提供的算力支持,将显著提升AI中心在AI艺术教育、生成艺术、数字生命等方向的研究进程,推动人工智能与艺术及设计的成果落地。
晨羽智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算力调度系统和多节点GPU集群为技术基础,构建了强大且高效的AI算力平台。其运营着大规模的“一站式AI应用商店”,打造了涵盖内容生成、智能设计、自动化工作流等多领域的AI生态系统。通过无代码、即开即用的便捷体验,晨羽智云极大降低了AI应用的使用门槛,满足了数字艺术创作、智能设计、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多样化需求。
晨羽智云积极推动AI产学研生态共建,致力于让人工智能核心能力在内容创作与智能生产中的广泛落地,助力AI技术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CAA AIC),将艺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用艺术智性去联通和牵动人工智能,研究两个AI-艺术智性(Artistic Intelligence)VS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对AI多场景应用进行研究实践,包括AI教育,空间计算,数字活体场景的开发应用。除了对数码客体(digital object)的研发之外,更要推动一种更根本的“数码主体”(digital subject)的研究探索,并以此为为基石,结合顶尖的企业家、VC、AI产业资源,连续开发先进视觉AI工具,培养AI艺术尖端人才,共同打造的集AI教育和AI创新创业为一体的政产学研平台。
